央视网消息:河南多地持续的高温天气,导致部分农作物出现旱情,当地组织农技人员到田间地头开展指导,抗旱保丰收。
在鲁山县琴台街道余堂社区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高产农田里,种粮大户上官国立正在组织人手对土地进行浇灌。当前正是秋作物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当地组织40余名农技人员奔赴田间地头,指导群众合理灌溉。
目前,新野县45万亩玉米、42万亩花生等秋粮作物正处于产量形成的关键期,持续的高温少雨天气给秋粮作物生长带来极大影响。
面对严峻旱情,新野县新甸铺镇积极组织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指导。同时组织人员对全镇1770眼机井进行了全面检修,并对全镇沟渠系统进行了疏通整治,确保农田能够及时得到灌溉。
目前,各项抗旱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为秋粮稳产丰收筑牢坚实基础。
河南周口:引水抗旱 项城市加大农田灌溉力度
目前,河南各地也在根据自己的受旱情况积极开展抗旱应对。
眼下,河南周口项城市、扶沟县等地干旱严重。据项城市气象部门记载,当地高温叠加干旱,且一个多月无有效降雨,是项城市气象站上世纪50年代建站以来高温干旱灾害记录最严重的一次。眼下,项城市玉米授粉期基本结束,正进入抽穗吐丝的生长关键期。由于近期极端高温干旱天气,造成玉米授粉情况不好,剥开苞叶可以看到玉米有缺粒现象,结实性不好。
记者在另一位种粮大户郭恒玉米地里看到,由于他今年种植的玉米多,没来得及浇灌的玉米大概有20多亩。记者现场看到,由于干旱,他家的玉米已经出现叶子卷曲、萎蔫、叶缘干枯的情况。
为减少损失,项城市在利用全市16000多口机井浇灌的同时,正积极调配黄河水、枢纽工程引水,加大灌溉力度。截至目前,项城市已累计科学调水2324万立方米,玉米已普浇2—3遍,其他作物已普浇3遍以上,旱情得到有效缓解。
安徽芜湖:水稻孕穗期遇高温 农技专家指导科学田管
连日来,安徽省一些地方出现了持续高温天气,对农作物生长带来影响。芜湖市湾沚区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加强田间管理,科学应对高温天气。
在全国高标准农田示范区芜湖市湾沚区红杨镇团坝村,农技专家仔细查看再生稻长势、土壤墒情等情况,为农户提供科学的田间管理建议。
眼下,再生稻头茬稻正处于抽穗至扬花的关键时期,农户们忙着引水灌溉、叶面追肥、监测虫情。
为扎实做好夏季田间管理、防治农作物病虫害,当地组建了10支服务小分队,组织40名农技人员结对帮扶200名种粮大户,为他们提供技术指导服务,保障粮食丰产丰收。
湖北当阳:采取“放抽调”模式 保障高温天气农业灌溉
受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影响,湖北当阳部分地区农田面临缺水情况,为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用水,当地调度水利设施,提水保灌溉。
在湖北省当阳市庙前镇鞍山村,村内的泵站正24小时不停运转,提水灌溉附近5000亩中稻的用水需求。当前,当地50万亩中稻正值拔节孕穗期,连日的高温少雨让土壤墒情变差,部分高岗坡地已出现旱情。针对不同田块和苗情,当地因地制宜采取措施抗旱。
在一些水资源条件差的村组和田块,当地利用移动式抽水机从内河和水塘抽水灌溉,一台可以每天灌溉100亩水稻田,最大限度减少旱灾损失。同时,水利部门还加强了对重点涵闸、泵站的蓄水、保水工作,以及对灌溉设施的维护指导,保障各类水利设施高效运转,充分发挥作用。
安徽颍上 投入抗旱设备3万台套 受旱作物能浇尽浇
近期,在山东等地,为应对高温干旱,受旱地区科学调度水源,强化田间管理,抗旱保丰收。
眼下,安徽颍上水稻即将进入拔节孕穗期,在王岗镇,农业技术专家正指导农民为水稻喷洒叶面肥,提高抗旱能力。
入夏以来,安徽北部持续高温少雨,多地农作物出现不同程度旱情。颍上县组织党员干部和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科学抗旱,并投入抗旱设备3万台套,充分利用淮河水资源,力争做到“能浇尽浇、能保尽保”。
7月以来,山东武城平均降水比常年同期偏少。眼下正值夏玉米生长关键期,在武城县,农户只需动动手指,就能实现精准灌溉施肥。
山东武城县某合作社农田管理员胡志金操作的“秘密武器”就是这台一米见方的牵引式移动智能水肥一体机。管理员通过手机指令,控制设备把水肥“喂”到玉米根部。
目前,山东武城正发挥各类水利工程、农田灌溉设施作用,基本实现能浇尽浇、应浇快浇。
保秋粮丰收 农业防灾减灾救灾指南发布
当前正值秋粮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农业灾害呈现“南北涝中间旱”,秋粮生产面临较大旱涝灾害叠加的风险挑战。农业农村部印发《农业防灾减灾救灾保秋粮丰收工作方案》,分区域分灾种分作物制定34条防灾减灾救灾措施。
黄淮地区重点是防高温干旱。7月以来,黄淮地区出现持续高温,加之降水较常年偏少,局地旱象露头,目前农作物缺墒受旱面积多于上年同期和常年。预计8月,黄淮地区仍将高温少雨,局部地区旱情可能进一步发展。要千方百计保障抗旱水源;落实关键措施促生长。
华北、东北、地区重点是抗暴雨洪涝。预计8月,北方大部降水仍偏多,洪涝灾害风险仍然较大。要坚持“排、散、管、促”多措并举,及时抢排积水,恢复土壤透气性,养根护叶,促进受涝作物生长。
长江中下游重点是防高温热害。高温热害易影响作物正常开花授粉,造成高温逼熟。目前,南方晚稻处于苗期,中稻进入孕穗期,预计8月长江中下游地区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局地中稻高温热害风险较高,可能影响灌浆结实。要坚持“以水调温、叶面喷施、防止早衰”的技术路线,加强水分管理,调节田间小气候,缓冲高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