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2025|中海油研究总院总工程师(钻完井)李中:中国海洋油气走向深水区未来可期

新华网2025-02-14

新华网北京2月12日电(记者索炜 张昊哲)2024年,中国海洋油气书写出了不平凡的篇章。这一年,我国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方面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探获了全球首个超深水超浅层千亿方大气田——陵水36-1气田,在海洋油气勘探理论和技术体系上填补了全球技术空白;

我国海上首个多层稠油热采开发项目——锦州23-2油田开发项目顺利投产,我国海上稠油进入规模化热采开发新阶段;

渤海、北部湾盆地等地取得了重要勘探突破,新增探明储量显著提升,能源的饭碗端的更牢;

中国海油深水物探船首次完成3000米超深水三维地震数据采集作业,“璇玥”系统实现了全球首创的3项技术突破……,“璇玑”高端制造能力和规模化作业能力取得新突破……我国海洋油气现代化高端装备制造迈上新台阶……

中国海洋油气走向深水区的新征程已经开启。作为中国最大的海上油气生产运营商,中国海油怀抱一颗碧海丹心,矢志能源报国,取得了不俗成绩。

中国海油研究院总工程师(钻完井)李中向新华网表示,中国海油在“十四五”期间取得了显著成就,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未来,随着数字化和智能化的不断推进以及油气资源化利用的深入发展,我国海洋油气勘探开发走向深水区未来可期。

能力补齐 高温高压、深水超深水重要技术装备体系进入新阶段

“以前都是依靠外国进口的一些装备,这几年体系化的进行了技术创新和装备能力的提升,以及国产化的推进。”

“我们高温高压、深水超深水关键技术体系及相关核心装备体系,比如深水水下生成系统、深水控压钻井系统、璇玑、璇玥等等,在2025年‘十四五’收官之年,应该整整齐齐到达一个全新的阶段。”

“以前在装备方面,我们是参考人家现成的东西,现在不是这回事了。我们已经具备了原创设计建设的能力,不但技术装备体系补齐了,自主原创能力也得以大幅提升,这是非常了不起的。”

……

2025年是李中进入中海油研究总院的第五年,此前,他在南海西部片区从事作业管理和技术攻关,他对海洋油气勘探开发的技术攻关之迫切有着深刻的感受。

海洋油气勘探开发的难度极大,深海油气勘探需要高精度的地震采集技术和装备,以及复杂的数据处理解释技术。深海钻井更要面临高温高压、浅层灾害等复杂地质条件及台风、内波外部环境挑战;与此同时,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也对油气勘探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年来,中国海油不断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体系化推进了勘探装备能力的提升和国产化进程。特别是在深水区,中国海油已经形成了包括高温高压钻井技术体系、深水区钻井技术体系以及渤海湾优快钻井体系在内的多套技术体系。这些技术体系的建立,不仅提升了中国海油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作业能力,还显著提高了勘探开发效率。

李中特别提到,在南海深水区,中国海油通过自主研发和技术攻关,成功突破了多项技术难题。例如,在莺歌海高温高压区块,中国海油凭借自主技术体系,实现了安全、经济、高效的勘探开发,打破了国际油公司在该领域的垄断。此外,中国海油还成功研发了“海经”“海脉”系统,进一步提升了勘探精度和效率。

据统计,目前中国海油深水整体作业能力已经达到了3000米水深级,实际钻井水深已进入2600多米,真正跨入了超深水区。这一成就不仅标志着中国海油在深水油气勘探开发领域迈入了新的台阶,也为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和能源安全的保障提供了有力支撑。

数字化智能化将有较大发展场景

海洋新质生产力将有哪些发展潜力?李中表示,数字化、智能化是重要方向。

他表示,数字化技术将使得海洋油气勘探的数据采集更加高效、全面。

通过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能够实时采集和处理勘探开发现场的数据,为决策提供实时支持。与此同时,利用数字化技术构建精细的地质油藏模型,可以大大提高开发生产工艺的准确性。数字化的技术还能够推动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技术装备的智能化、无人化从而减少操作成本,降低安全风险。

“现在钻井在地下感知和传输方面,我们也做了一些原创性的研发。”李中介绍,钻井三大参数,即钻压、扭矩、环空压力的测量对于安全高效钻探开发极其重要。过往地面模拟测量计算方式,存在很大误差,亟待解决井底近钻头数据的精确获取。

“目前我们不但解决了测量难题还要搭建一条‘井下信息高速公路’。”李中说,这一技术能够有效解决海下通信难题,不仅提高了钻井作业的安全性和效率,还为未来无人钻井和智能钻井提供了基础。目前,中国海油研发的最新通信系统在新疆轮台实验取得较大进展,最高传输效率可以达到几千比特,为地下数据的实时传输提供了有力保障。

李中强调,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发展将为中国海油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也为我国海洋资源开发走向深海提供保障支持。

油气资源化利用前景光明

当前,全球能源正在推进从油气走向新能源的第三次结构调整。

“油气资源是一种国家确实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它是资源,不能把它简单的当成能源。”随着新能源和绿色发展的不断推进,李中认为,随着新能源和绿色发展的不断推进,油气资源的利用将更加多元化和精细化。

李中指出,目前原油中有约15%被用作化工原料,而天然气的这一比例更高,达到了30%。这些化工原料被广泛应用于塑料、纤维、医药、新材料、化肥等领域,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未来,随着新能源和储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油气资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可能会逐渐下降。然而,油气资源作为化工原料的价值将更加凸显。通过精细化工和深加工技术的应用,油气资源将被转化为更多高附加值的产品,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

李中还表示,中国海油将继续加大在油气资源化利用领域的研发力度,推动相关技术的创新和应用。通过不断提升油气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性,中国海油将为实现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和绿色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从历史展望未来,李中对海洋勘探开发走向深水区信心满满,他表示,“未来油气储量、产量的增量方面,海洋有非常大的潜力,未来可期。”

乌军炮击扎波罗热核电站工业区 印刷厂等设施受损

2025-08-07

乌官方通报战争致322名媒体工作者丧生 指控俄蓄意摧毁文化精英

2025-08-07

特朗普宣布拟对进口计算机芯片征收100%关税 或推高电子产品成本

2025-08-07

南通成功出让6宗宅地 收金22.198亿元

2025-08-07

九旬婦墮「猜猜我是誰」電騙失110萬元 警憑「銳眼」破案拘兩人

2025-08-07

男子昏迷北角春秧街梯間 送院被證實死亡

2025-08-07

受雨災影響農戶及漁民可申請緊急救援基金

2025-08-07

如心酒店奪命車禍│菲律賓駐港總領事館致哀 家屬將抵港善後

2025-08-07

土瓜灣婆婆救女心切被騙4萬元 事隔7日警拘「律師個女」

2025-08-07

警方搜工廈檢大麻拘28歲女子

2025-08-07

葵盛東邨獨居婦變白骨│房屋署:多次到訪無果 門外無異味

2025-08-07

一援助物资运输车在加沙地带侧翻致20人死亡

2025-08-07

泽连斯基批准乌国家安全局对俄新作战行动

2025-08-07

美媒:美拟2030年前在月球建成核反应堆

2025-08-07

广岛核爆80周年 日本民众抗议政府实施军备扩张

2025-08-07

近六成德企担忧欧美贸易协议将加重企业负担

2025-08-07

美国将对印度输美产品征收额外25%关税

2025-08-07

缅甸克伦邦暴雨引发山体滑坡致8人死亡

2025-08-07

印尼交通部长就巴厘岛快艇倾覆事故致歉

2025-08-07

菲律宾参议院驳回针对副总统的弹劾指控

2025-08-07

英国伯明翰机场因飞机事故暂时停飞所有航班

2025-08-07

扎波罗热核电站所在区域再次遭炮击

2025-08-07

巴西就美国加征关税向世贸组织提出磋商请求

2025-08-07

《市场监督管理投诉举报处理办法》 面向社会征求意见

2025-08-07

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发布8月份全国自然灾害风险形势

2025-08-07

市场监管总局就《城镇供水供电供气公用企业计量行为合规指南》公开征求意见

2025-08-07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

2025-08-07

投用新机井、开展夜间灌溉……各地多措并举助农稳产保丰收

2025-08-07

三部门:到2027年,全国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30万公里

2025-08-07

国家防减救灾委针对广东启动国家四级救灾应急响应

2025-08-07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 红色底蕴与新兴产业融合 解码革命老区的振兴路

2025-08-07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盐田”变“气田” 革命老区崛起千亿方大气田

2025-08-07

极端降水的“另类”推手——“暖区暴雨”有哪些特点?一文了解

2025-08-07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关于2025年第12届世界运动会版权保护的声明

2025-08-07

爱心驿站、“清凉小摊”……各地推出暖心举措 为户外劳动者送上夏日“清凉礼包”

2025-08-07

交通运输部维持强降雨二级防御响应

2025-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