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廣泛支持及減廢回收見成效 謝展寰:繼續暫緩垃圾收費

香港文匯網2025-09-27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蕭景源)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今日(27日)發表一篇題為「暫緩垃圾收費,如何減少垃圾?」的網誌,指出政府推動減廢回收的決心,和在2035年達致「零廢堆填」的目標絕不會改變。以往香港的垃圾棄置量確實是不斷上升,但現屆政府透過增加回收配套,以及加強公眾教育和宣傳,已經成功扭轉垃圾長期上升的趨勢。垃圾棄置量由2021年平均每日11 358公噸逐步減至2024年平均每日10 510公噸,減少共7.5%。人均棄置量亦由2021年的高位每人每日1.53公斤逐步下降至2024年每人每日1.40公斤,下跌約8.5%。

此外,本屆政府推動減廢回收的成果,不單止反映在垃圾棄置量下降,整體回收率亦正在上升。總回收量由2020年的低位約154萬公噸增加至2024年約202萬公噸,增加了約48萬公噸,回收率亦由28%上升至34%。

對於有人擔心政府暫緩實施垃圾收費,便無法阻止垃圾棄置量上升。事實是去年5月宣布暫緩後,市民在減廢回收方面的意識和參與度仍然是有增無減。垃圾棄置量繼續下降,由2024年上半年平均每日10 652公噸減至今年上半年平均每日10 141公噸,一年間已經減少了約5%,和2021年相比平均每日減少了超過1 200公噸。

為達致「零廢堆填」,現代化轉廢為能設施I‧PARK1快將落成, I‧PARK2亦在籌備中,合共每日可處理9 000公噸廢物。

我們用了3年多時間已經把每日垃圾棄置量減少了超過1 200公噸,市民和社會各界如能持續努力減廢,在10年間進一步將每日垃圾棄置量減少多1 000多公噸,降至9 000公噸以下,香港便可望不用建設第三座轉廢為能設施也可以在2035年達到「零廢堆填」。

文中又指出,垃圾收費是推動減廢回收的其中一項工具,但是有先決條件,就是市民和社會廣泛支持。政府委託了第三方民意調查機構進行了電話調查,社會上不同媒體和機構亦有進行民意調查。多項調查結果都是大約7至8成受訪市民認為現階段不應該/不適合推行垃圾收費。很多意見都反映市民不接受懲罰性的垃圾收費,市民更願意接受協助性和鼓勵性的措施來推動減廢回收。

業界方面,我們收到不少來自物業管理、飲食及清潔業等界別代表的意見,指出現時正面對人手不足和經營挑戰,不希望政府急於實施垃圾收費。物業管理和清潔業界更表示,推行垃圾收費無可避免地會導致管理/清潔費上升,在現在的經濟環境下,居民將難以接受,前線清潔工更擔心在現時人手短缺下,推行垃圾收費會帶來大量額外工作和沉重負擔。

在當前經濟大環境和氣氛,以及經濟轉型下,行政長官2025年施政報告也推出11項措施支持本地經濟,特別是中小企。政府應該因時制宜來制定推進減廢回收工作的策略,才可以達到整體社會效益的最大化。考慮到:(a) 垃圾收費只是工具,目的是推動減廢回收,和零廢堆填;(b) 現時欠缺市民和社會廣泛支持這個先決條件;(c) 現屆政府推行的各項減廢回收工作已經收到明顯效果;以及(d) 政府應該因時制宜來制定推進減廢回收工作的策略。所以,政府會繼續暫緩實施垃圾收費,並且會循以下方向推動全民減廢和分類回收。

為如期實現「零廢堆填」和持續推動源頭減廢,未來我們會循以下4個方向繼續推動減少廢物和分類回收,輔以著力發展轉廢為能力設施I‧PARK1和籌備中的I‧PARK2,也可以藉此減少碳排放。

(一)多用宣傳教育,改變市民行為,打造綠色生活文化:持續推動減廢回收的宣傳教育,透過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持續支援社區環境教育工作,鼓勵公眾源頭減廢、實踐廢物源頭分類和乾淨回收,以及在校園推行「回收@校園」活動,從小培養學生源頭減廢的意識,鼓勵他們善用學校及社區的回收設施,並帶動家人一起實踐資源分類回收。政府亦會加強與非牟利機構的合作,推廣「綠展義工計劃」,以接觸更多婦女、外傭、少數族裔和新來港人士等社群,加強向不同背景的市民宣傳綠色減廢回收文化。

(二)持續完善回收網絡:(a) 持續完善「綠在區區」社區回收網絡,以符合成本效益的方式提升服務,包括提升「綠在區區」現有800多個公共回收物收集點的服務水平,支援缺乏空間自設回收設施的單幢住宅樓宇和「三無大廈」,82個「回收便利點」正逐步轉型為智能自助回收設施,尋求以更低成本擴大回收網絡,以及在2026年4月將「綠綠賞」禮品兌換全面電子化,提供更便利及多元的禮品選擇,鼓勵及推動市民參與減廢回收;及(b) 繼續完善廚餘回收服務,包括在今年內增加全港住宅的智能廚餘回收桶或廚餘收集設施至約1 600個和在更多合適的地點設置公眾廚餘回收點,並加強支援私人屋苑參與廚餘回收,以及逐步實現公共屋邨「一座一桶」。同時,政府會積極探討各種就地廚餘處理技術,並於屋苑、鄉郊和政府場地進行試驗,以評估不同設備的應用可行性和成本效益。

(三)緊密與行業協作,共同探索和推進務實可行的環境保護措施,減少對商界(特別是中小企)的衝擊,例如:(a) 立法會已在今年7月通過提交《2025年促進循環再造及妥善處置產品(雜項修訂)條例草案》,為「市場主導模式」的生產者責任計劃訂立共同法律框架。為制訂有關電動車電池和塑膠飲料容器及紙包飲品盒生產者責任計劃的附屬法例,正諮詢業界並按實際情況在2026年內諮詢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及(b) 環保署正鼓勵餐飲業界按實際情況試行逐步擴大使用非塑膠容器,同時收集更全面的數據,協助優化產品設計和供應鏈,務實推進減少使用塑膠。

(四)善用市場力量發展環境基建,協助綠色經濟轉型:(a) 將於今年年底開始試運的屯門環保園現代化紙漿生產設施除了預計每年可處理63萬公噸本地三紙(紙皮、報紙及辦公室用紙)外,還可額外處理9萬公噸雜紙,擴大廢紙回收種類至纖維價值較低或由夾層物料製成的雜紙(例如紙袋、包裝盒和包裝紙)。(b) 推動全港首個具規模的電動車電池回收設施,預計於2026年上半年在環保園投入運作。透過退役電動車電池的再利用,轉化為含有貴重金屬的再生黑粉,從而促進產業發展。

欠廣泛支持及減廢回收見成效 謝展寰:繼續暫緩垃圾收費

2025-09-27

民青局舉辦第二屆「青年發展高峰論壇」 逾3000自世界各地青年領袖參與

2025-09-27

(有片)一片帶你逛盡香港秋季旅遊博覽會2025

2025-09-27

元朗專綫來了!輕鐵發現號新增線路鼓勵支持地區經濟

2025-09-27

羅淑佩在首爾出席「香港周2025@首爾」活動 包括主持「香港漫畫文化展」開幕儀式

2025-09-27

中央纪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国庆中秋期间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从严纠治“四风”的通知》

2025-09-27

外交部发言人就俞孔坚教授在巴西坠机遇难答记者问

2025-09-27

国际残奥委会决定全面恢复俄罗斯会员资格

2025-09-27

泰国军方最新声明称对柬方开火进行回击 柬方暂无回应

2025-09-27

中国担当提振推进全球气候治理的信心(和音)

2025-09-27

全球治理倡议有助于推动构建更加公正的世界秩序——访埃及本哈大学哲学教授艾哈迈德

2025-09-27

增长0.9%,透过工业利润数据看经济韧性

2025-09-27

最是一抹“中国红”!各地喜迎国庆装扮一新 节日氛围浓厚

2025-09-27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部署做好国庆中秋重点传染病防治

2025-09-27

房屋署呼籲市民提防欺詐電郵

2025-09-27

小果实“撬动”大产业 特色种植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2025-09-27

超3千名世界各地青年領袖參與今屆青年發展高峰論壇

2025-09-27

7長者墮「猜猜我是誰」電騙失款110萬 無業青年為500元薄酬協助收錢落網

2025-09-27

从“晒秋”到“售秋” “非遗+民俗”成为当地村民的“增收密码”

2025-09-27

垃圾收費措施暫緩 餐飲業界:有助緩解經營壓力

2025-09-27

产业规模近万亿元 中国生物制造如何竞逐“新蓝海”?

2025-09-27

前8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0.9%

2025-09-27

甘肃陇西发生5.6级地震 两部门启动国家地震灾害四级应急响应

2025-09-27

年代更精确、发现铸造新技术 三星堆科研成果“上新”

2025-09-27

十五运会开幕式正式进入场内联排新阶段

2025-09-27

完全自主研制 专家解析福建舰上的“弹弹弹”有多硬核

2025-09-27

角逐第98届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南京照相馆》宣布→

2025-09-27

青海省海西州委常委、德令哈市委书记眭晓波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2025-09-27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丨全力稳定就业大局 持续深化社保改革——国新办发布会聚焦“十四五”时期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高质量发展成就

2025-09-27

中国经济信心说丨这些“黑科技”里,蕴藏着消费升级新密码

2025-09-27

我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获长足发展

2025-09-27

山东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河南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循环枢纽

2025-09-27

“两山”理念润山河

2025-09-27

福建舰已完成多次海试 进度远超预期

2025-09-27

电影《成为大师》定档10月18日 致敬每一位追梦的“犟人”

2025-09-27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部署开展废弃矿洞排查封堵整治和严厉打击盗采盗挖行为

2025-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