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金秋时节,四川省凉山州会理市的40万亩石榴迎来丰收。当地线上线下协同发力,确保这些石榴能在采摘后48小时内送到消费者手中。
连绵的山坡上,饱满的石榴压弯枝头,宛如点点红灯笼,十分喜人;剥开果皮,晶莹的籽粒如红宝石般鲜艳夺目。这段时间,每天都会有满载石榴的货车,从会理出发,驶向全国各地,为了尽快将这些优质的石榴送到消费者手中,当地还为果农开辟了专用物流通道。
会理市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平均海拔超1800米,得益于充足的光照与温润气候,目前,会理市的石榴种植面积达40万亩,年产量80万吨,综合产值突破70亿元。近年来,当地将石榴作为富民核心产业,通过品种改良、品质提升、品牌建设三大举措,推动“小特产”升级为“大产业”。
安徽砀山:酥梨迎来丰收季 产销两旺助增收
近期,安徽宿州砀山酥梨进入集中采摘销售期,当地依托“企业+农业”“互联网+农业”双模式,持续优化酥梨品质,提升经济效益。
在砀山县果园场,色泽鲜亮的酥梨挂满枝头,空气中弥漫着清甜果香。果农们忙着采摘、分拣、装车,得益于科学管理,这些酥梨早已通过线上平台被预定。
采摘下来的酥梨被送往包装车间,工人们对酥梨进行分拣、称重、包装,现场一派繁忙景象,车间负责人会带领客商仔细查看果品质量、严把品控关,确保发出的每一颗砀山酥梨都能以最好的品质送达消费者手中。
线上线下的协同发力,不仅拓宽了酥梨销售渠道,让消费者品尝到新鲜美味,更给果农们带来丰厚收入,同时还带动当地部分群众就业增收。
近年来,砀山县持续推进梨园现代化改造升级,将特有的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品种好、品质好、品味好”的产品优势。据了解,今年砀山酥梨种植面积达25万亩,预计产量75万吨,产值约20亿元。
江西赣州:特色水果丰收 果旅融合带动“甜蜜经济”
近期,江西赣州富硒红柿、猕猴桃等特色水果迎来丰收,果实挂满枝头尽显丰收景象。当地通过推广新品种、建立示范种植基地,发展“果旅融合”新场景与电商赋能,让特色水果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
在赣州于都县岭背镇太阴山村的富硒甜柿基地,连片柿树硕果盈枝,果农和游客们穿梭林间采摘、装筐,一派丰收忙碌的景象。
据了解,当地土壤富含硒元素,所种甜柿为推广的新品种,较传统柿子更加耐寒耐旱,在树上可挂果2个月。
近年来,当地积极引进甜柿龙头企业,采取“公司+村集体合作社+农户”模式,通过提供技术指导、免费柿苗和保价回购的举措,推动富硒甜柿规模化种植。今年预计收获富硒甜柿鲜果超10万斤,收益约250万元。
同样进入采摘旺季的还有赣州寻乌县种植的猕猴桃。得益于富硒红壤与适宜气候,这里的猕猴桃果肉饱满,清甜多汁。不仅吸引各地果商收购,也迎来众多体验采摘乐趣的游客。
目前,寻乌县猕猴桃种植面积达6000多亩,预计年产量达1500吨。在电商赋能和“果旅融合”模式双重作用下,小小的猕猴桃不仅带动了当地的“甜蜜经济”,更借助电商,销往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