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9月24日讯(记者 李颖)在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里,一件造型独特的彩绘雁形铜灯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这件西汉时期的照明用具,不仅工艺精湛,更蕴含了古人超前的环保智慧,是中国古代科技与美学融合的典范。
据博物馆讲解员介绍,雁形铜灯的环保功能主要体现在其精妙的结构设计上。使用时,人们需先在灯体腔——即大雁的腹部注入清水。当灯被点燃后,燃烧产生的烟雾和废气进入雁体,经过水层的稀释和过滤,能有效减少对室内空气的污染。这一设计原理与现代空气净化器的水过滤技术异曲同工,展现了西汉时期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
除了环保功能,该铜灯还体现了古人对实用性的追求。灯罩由两片弧形板构成,上部插入灯盘内的直壁圈沿中,可左右转动开合。这种设计不仅能够挡风,防止火焰被吹灭,还能通过调节灯罩开合角度来控制灯光亮度,满足不同场景的照明需求。
雁形铜灯的发现为研究中国古代科技史和环保理念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在两千多年前,西汉人就能通过简单的物理原理解决空气污染问题,这种智慧至今仍令人叹服。该文物不仅展示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也为现代环保技术发展提供了历史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