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党建是关键。今年以来,甘肃省白银市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紧紧围绕“富民强村、和谐善治”目标,推动党建工作与乡村发展、基层治理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动力。
聚焦特色产业,发展迈出新步伐
白银市积极构建“四集群+四片带+N”农业产业体系,依托226个中央和省级财政扶持集体经济项目及10个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推广11种经营模式,推动集体经济组织与基层供销社联动发展。目前,全市已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0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6904家、家庭农场6345家,打造“甘味”区域公用品牌5个、企业商标品牌54个。科技特派团围绕蔬菜、中药材、畜禽等领域“答题”10项,引进新品种211个、新技术43项,帮带新型经营主体70家,培训农技人员173人次,有力助推产业提质增效。
筑牢治理根基,乡村更和谐稳定
除了聚焦产业,白银市还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基层治理体系,推动派出所所长进入乡镇班子、民警进入村“两委”,发挥基层党组织“前哨”作用。全市划分农村网格1282个,依托“村党组织+网格党支部+党员联系户”体系,及时收集诉求、化解纠纷。推广“码上反映·马上办理”平台,今年受理群众诉求3488件,办结率91.49%,基本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鲁明 周桐交”。
推进移风易俗,文明新风润心田
“既要富了口袋,也要亮了脑袋”,为了让文明新风吹进乡村,白银市强化村民自治,完善“一约四会”机制,大力整治高额彩礼、大操大办等陋习,开展宣传宣讲1200余场。693个村修订村规民约,突出“村民提、村民议、村民定、村民守”,引导群众自我管理。农村党员、干部带头承诺移风易俗,签订承诺书1.25万份,97名村支部书记报备婚嫁事项,以实际行动引领新风尚。
聚力整顿提升,党建质效再加强
针对“空心村”党建难题,白银市还调研14个乡镇49个村,摸清实情并提出对策。为16个“空心村”配备专业化党组织书记,向28个村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队员,提升组织力。常态化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确定47个整顿对象,落实“四个一”措施,市级直接督办5个,推动整顿工作走深走实。
党建强起来,乡村旺起来。白银市通过一系列扎实举措,真正把党建活力转化为发展动力,让农民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鲁明 见习记者 周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