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镜头,感受红色太行的深情与力量

新华网2025-08-17

新华网太原8月16日电(王亮)一张父女黑白照片动了起来,将军的笑容里有柔情;当屏幕上汇聚太行奶娘的照片时,《太行奶娘》导演深情地鞠了一躬;现场手撕钢的背后,是两年多的700多次失败、重来和坚持,研发人员轻声道出“太钢依着太行山”。

启动仪式现场。新华网发

8月16日,红星照耀太行“红星照耀中国·光耀太行”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在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启动。“全息投影+舞台剧”的形式实现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跟随现场的三个镜头,重温红色太行的深情与力量。

一张动起来的照片

这是左权将军怀抱着女儿,父女脸上露出微笑的动态老照片。

左权父女合照。(动图)

左权这个名字作为亲人,是柔软的。左权外孙沙峰表示,姥爷最后一封家书里留下四个情意缱绻的“念”字,“现在我也有了自己的女儿,更加能体会姥爷的心情。”

左权外孙沙峰讲述。

左权,是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曾参与指挥百团大战,在反日军“扫荡”中牺牲,用一生诠释了“太行精神”。

“二战大部分著名的战役都是发生在敌我双方对峙的战线上,而百团大战却是打在敌后远离正面战场的位置。它的目标不仅仅是杀伤敌人,更重要的是破坏了敌人的交通线、通讯网。”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陈虎表示。

百团大战的历史壮举,充分展现了我们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充分展现了党领导的人民战争的磅礴力量。

“有时想起他,我多想他同我说说话,哪怕留下只言片语。”沙峰想告诉姥爷,中国人赶走了侵略者,孩子们平平安安长大,再也不必担心炮火将骨肉分离。

歌曲《有我》MV画面。新华网 发

高铁穿梭在崇山峻岭间,神舟二十号在太空里翱翔,国旗飘扬,上面的五角星格外闪耀。歌曲《有我》的MV中,当年轻人穿越回去,手牵手将八路军战士带到80多年后的今天,向抗战英雄报告80年后的中国,让他们看看新中国的壮丽江山和所盼所愿的盛世。

全息投影下,他们看到了今日中国。新华网 发

一次深情的鞠躬

这是一个鞠躬的瞬间。

当一位位太行奶娘的黑白照片,汇聚到屏幕上时,歌舞剧《太行奶娘》导演杨梅转身,面向奶娘们深深鞠躬。

《太行奶娘》导演杨梅向太行奶娘鞠躬。新华网 发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将士将襁褓中的婴儿托付给太行山的农家妇女。“奶娘”—有奶水,先紧着革命后代,有危险自己孩子顶上。正如《太行娘亲》所唱得那样:“桃花来你就红来,杏花来你就香,望见太行就想起娘呀。”

在山西,在左权,奶娘不是个体,而是一个大的群体。杨梅讲述道,《太行奶娘》的演员来自左权县的老百姓,唱着“开花调”跳着“小花戏”,传递太行山下一脉相承的真情。

山西在抗日战争中处于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这里东渡黄河,建立敌后根据地,取得了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著名战役的胜利。

合唱《太行山上》。新华网发

千山万壑,铜壁铁墙,抗日的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

在黄崖洞保卫战中,司号员崔振芳写了五份决心书,得到了首长的同意,和战友坚决镇守南口。他先后投出了120枚手榴弹,炸死敌兵数十人,就义时年仅17岁。

现场的抗战老兵。新华网 发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第一代讲解员崔韶光说,80多年前,17岁的旋律是冲锋的号角;80多年后,青春的旋律是教室里的读书声、是赛场上的呐喊声、是海底的声波、是太空站的誓言。

现场手撕钢

“我手上的这一片钢,可以被徒手撕开,所以它被叫做‘手撕钢’”。太钢不锈钢精密带钢有限公司“手撕钢”项目技术负责人廖席,现场再现手撕钢。

廖席讲述“手撕钢”的故事。新华网发

手撕钢是军工、航天、新能源行业重要的基础材料。“相当于用擀面杖去擀一块钢,厚度要是头发丝的1/6。越想擀得薄,就越容易断带。”太钢不锈钢精密带钢有限公司“手撕钢”项目技术负责人廖席说,一旦发生断带,便要停机,工程师需钻进滚轮系统,在四十多度的高温下,清理油渣混合物一个多小时,之后一切重来。

两年多,太钢手撕钢项目研发中断带就发生过711次;然而,他们并未放弃。

廖席曾经历的失败,也写意般地出现在舞台上。

全息投影下,当代青年与抗战英雄隔空对话。新华网 发

一位而立之年的年轻人面对越来越复杂的问题、越来越重的责任,问自己“走了很久的路,还要坚持下去么”。

在全息投影下,一名八路军军官出现了。“打了这么多年仗,没有一场战斗是容易的。我们踏出的每一步,都是领袖的指引与民心所向;每一次胜利的背后,都是中国人的卓绝智慧和必胜信念!”

关于困难,沙峰道出了自己的理解。“姥爷牺牲后,母亲继承了他的遗志,为祖国的军工事业奉献了一生。母亲曾说,在革命年代,父亲和部队的将士们克服了各种各样的困难,甚至牺牲生命求得中华民族解放。那我们遇到任何困难,都没有理由去退缩。”

舞蹈《脊梁》。新华网发

“太钢依着太行山,我们心里也装着太行精神。”廖席说,经过711次重来后,终于成功了,真正造出了0.02毫米厚的手撕钢,“我们将努力在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上迈出新步伐。”

沙漠海鲜、沙漠水稻?塔克拉玛干的新产业颠覆你想象

2025-08-17

南海海域发生4.4级地震 震源深度20千米

2025-08-17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第二次综合演练顺利完成

2025-08-17

精准抓建强基层 靠前解难暖兵心

2025-08-17

暑期档电影市场展现巨大消费潜力 “中国电影”走出国门广受好评

2025-08-17

文化中国行丨从“雨过天青色”品汝窑蕴含的中国传统美学

2025-08-17

南北方或将一同“蒸桑拿” 多地多举措积极应对大范围高温天气

2025-08-17

暑期红色文旅“热”力全开 “红色+”旅游业态焕新出彩

2025-08-17

山东济南黄岗路黄河隧道今天贯通 通车后5分钟可穿越黄河

2025-08-17

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

2025-08-17

“金融+”特色服务激活暑期文旅市场 多重优惠发力“点燃”消费热潮

2025-08-17

龙舟、武术等获得广泛认可 中华传统体育“国际范”闪耀世运赛场

2025-08-17

赏美景、品美食、“买买买”……入境游升温 外国家庭“组团”体验中华文化魅力

2025-08-17

暑运铁路餐饮呈现“新”变化 “舌尖上”的旅途惠民生暖民心

2025-08-17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丨闻“汛”而动显担当——记河北省滦平县马营子满族乡南台子西沟村党支部

2025-08-17

沙漠里养海鲜、种水稻?科技助力新疆“点沙成金”变身鱼米之乡

2025-08-17

人工智能数据污染事例频发 如何防范?这篇详细解答请收下→

2025-08-17

505亿元!中国微短剧市场超速增长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2025-08-17

成都世运会已产生233枚金牌 累计打破18项世界纪录

2025-08-17

数说“十四五”以来数据产业规模快速增长 中国创新引擎动能强劲

2025-08-17

各地特色“文旅大餐”亮点纷呈 新玩法新场景点燃“夏日经济”

2025-08-17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抗战歌声里的家国情怀

2025-08-17

习近平的民生之问丨“今后村民收入靠什么?”

2025-08-17

习近平牵挂的塞罕坝 创造“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

2025-08-17

筑牢经济底盘 夯实发展支撑——看中国经济之“重”

2025-08-17

感悟抗战历史 凝聚前行力量——各地纪念日本无条件投降80周年

2025-08-17

红树林——人与自然的共生与守护

2025-08-17

三个镜头,感受红色太行的深情与力量

2025-08-17

数说中国丨2025年7月份国民经济保持稳中有进发展态势

2025-08-17

大力发展服务消费 满足人民群众“新刚需”

2025-08-17

求是专访 | 如何讲好抗战故事、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2025-08-17

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

2025-08-17

世运选手在成都感受中国文化魅力与城市活力

2025-08-17

成都世运会丨“小众”的你,是我最深的爱

2025-08-17

非遗在新疆讲述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

2025-08-17

壹视界·微视频丨“两山”理念指引美丽中国建设

2025-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