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喀则市定日县森嘎村:地震后重建 废墟里重生

央视网2025-08-17

央视网消息:今年1月7日,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3月,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正式启动。经过100多天施工建设,首批灾后重建民房于近日竣工,并具备入住条件。8月15日,首批2578户受灾群众正式搬入新居。

8月15日,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森嘎村举行“定日6.8级地震灾后重建民房首批入住仪式”,包括定日、拉孜、萨迦等县首批2578户12139人入住新居。重建房屋按8度抗震设防标准建设,针对不同家庭人口规模推出适配户型,并配套太阳能、水、电、网络等基础设施。到8月20日前,还将有1145户8329人陆续搬入新家。预计到10月底,所有受灾群众将搬入新居。

日喀则市定日县森嘎村:地震后重建 废墟里重生

森嘎村的重建工作在春天开启,夏天老乡们就已经入住新家。重建工作凝聚着建设者和老乡们的心血,也牵动着我们的心。6月下旬,记者到重建现场采访,正好赶上一座民房的封顶仪式。一起来看今天的《跨越60年:雪域新画卷》。

这是126栋民房中最后一栋的封顶仪式,老乡们带着食品、饮料来到工地,向建设者们献哈达。封顶后,新房还要进行砌墙、水电、内部装修等工作。建设者告诉我们,森嘎村重建的民房整体分为6种户型,根据人数进行分配,最小的35平方米,最大的260平方米。虽然面积、造型各不相同,但它们有个共同点:按照八度抗震设防。

2025年初的6.8级地震造成日喀则市定日、拉孜等五个县的2万多户房屋受损、6万多名群众受灾。森嘎村的房屋就损毁严重,仅有1户民居可通过维修继续入住,其余126户需推倒重建。张玉林介绍,森嘎村的重建不仅用料扎实,还兼顾了扛冻土的功能,地基深度比传统住宅增加60%。建设者们还引入了一些新材料,比如村史馆的天窗玻璃。

冯巍贻告诉我们,村史馆的灵感来源于藏族老乡们的生活习惯。

新建成的村史馆通过感光玻璃调节光线,省去了遮阳帘,也为老乡们营造了一个环境更宜人的公共空间。冯巍贻还介绍,建设过程中项目充分使用抹灰、整平和贴砖机器人等专业设备来提高效率、保证工程质量。建设者们用心用情建出来的新房子得到了森嘎村老乡们的认可。

带着重建家园的热情,森嘎村20—50岁符合要求的村民都参与到了新村庄的建设中,主要以建筑小工为主,也有一些会参与机械类施工,一天的用工有三四十人。截至8月10日,当地工人5900人次参与森嘎村重建项目。扎西就是其中之一。

扎西介绍说自己还组织了一个运砖的小团队,他主要负责在工地开水车。

能让建设者们踏实干活不担心的除了工资收入,还有健康保障。森嘎村平均海拔约4200米,我们在村子里采访说几句话就气喘吁吁,更别提高强度的体力劳动了。为此,项目部专门配备了医务室、高压氧舱,还有一辆急救车。

施工有经验、建设有保障,原来这其实是这个团队第二次在定日县施工了,上一次是定日机场的建设。建设者告诉我们,定日机场不仅经受住了地震考验,还马上就投入了救援物资和人员的转运工作。

8月中旬,森嘎村整体竣工交付,一栋栋崭新的房屋、现代化的村史馆和篮球场、足球场一并迎来了村民们。其他县因为地震受损的民房也在陆续交付,预计10月底全部入住。灾难带给人们伤痛,但新的希望也在重建过程中生长出来。

总台央视记者 聂聪:按照规划,这棵杨树在森嘎村的重建过程中本来要被砍伐,但它却被建设者们移栽到了村史馆前,现在已经重新恢复了生机,也成为森嘎村的新地标之一。这棵杨树见证了森嘎村的过去和现在,也将继续见证着森嘎村的未来。

沙漠海鲜、沙漠水稻?塔克拉玛干的新产业颠覆你想象

2025-08-17

南海海域发生4.4级地震 震源深度20千米

2025-08-17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第二次综合演练顺利完成

2025-08-17

精准抓建强基层 靠前解难暖兵心

2025-08-17

暑期档电影市场展现巨大消费潜力 “中国电影”走出国门广受好评

2025-08-17

文化中国行丨从“雨过天青色”品汝窑蕴含的中国传统美学

2025-08-17

南北方或将一同“蒸桑拿” 多地多举措积极应对大范围高温天气

2025-08-17

暑期红色文旅“热”力全开 “红色+”旅游业态焕新出彩

2025-08-17

山东济南黄岗路黄河隧道今天贯通 通车后5分钟可穿越黄河

2025-08-17

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

2025-08-17

“金融+”特色服务激活暑期文旅市场 多重优惠发力“点燃”消费热潮

2025-08-17

龙舟、武术等获得广泛认可 中华传统体育“国际范”闪耀世运赛场

2025-08-17

赏美景、品美食、“买买买”……入境游升温 外国家庭“组团”体验中华文化魅力

2025-08-17

暑运铁路餐饮呈现“新”变化 “舌尖上”的旅途惠民生暖民心

2025-08-17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丨闻“汛”而动显担当——记河北省滦平县马营子满族乡南台子西沟村党支部

2025-08-17

沙漠里养海鲜、种水稻?科技助力新疆“点沙成金”变身鱼米之乡

2025-08-17

人工智能数据污染事例频发 如何防范?这篇详细解答请收下→

2025-08-17

505亿元!中国微短剧市场超速增长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2025-08-17

成都世运会已产生233枚金牌 累计打破18项世界纪录

2025-08-17

数说“十四五”以来数据产业规模快速增长 中国创新引擎动能强劲

2025-08-17

各地特色“文旅大餐”亮点纷呈 新玩法新场景点燃“夏日经济”

2025-08-17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抗战歌声里的家国情怀

2025-08-17

习近平的民生之问丨“今后村民收入靠什么?”

2025-08-17

习近平牵挂的塞罕坝 创造“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

2025-08-17

筑牢经济底盘 夯实发展支撑——看中国经济之“重”

2025-08-17

感悟抗战历史 凝聚前行力量——各地纪念日本无条件投降80周年

2025-08-17

红树林——人与自然的共生与守护

2025-08-17

三个镜头,感受红色太行的深情与力量

2025-08-17

数说中国丨2025年7月份国民经济保持稳中有进发展态势

2025-08-17

大力发展服务消费 满足人民群众“新刚需”

2025-08-17

求是专访 | 如何讲好抗战故事、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2025-08-17

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

2025-08-17

世运选手在成都感受中国文化魅力与城市活力

2025-08-17

成都世运会丨“小众”的你,是我最深的爱

2025-08-17

非遗在新疆讲述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

2025-08-17

壹视界·微视频丨“两山”理念指引美丽中国建设

2025-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