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吳俊宏石河子市報道:港區全國人大代表視察組9日繼續在新疆的視察行程。下午,視察組轉赴新疆石河子市,視察新疆兵團軍墾博物館、新疆天富集團,以及蟠桃、棉花種植地。多位代表接受《大公報》訪問時表示:「新疆的棉花內外層均柔軟順滑,無愧世界頂級美譽!」作為全國最大棉產區,新疆通過無人機植保、採棉機收割實現99%機械化種植,兵團的滴灌技術更破解乾旱瓶頸,昔日軍墾精神正轉化為科技興農新動能。
石河子市位於新疆天山北麓中段,準噶爾盆地南緣,東距烏魯木齊150公里,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直轄縣級市,與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八師實行「師市合一」管理體制。20世紀50年代前,這裏曾是荒蕪的戈壁灘,1950年王震將軍率解放軍進駐墾荒,拉開「軍墾第一城」建設序幕,由軍人選址、規劃並建造,被譽為「共和國軍墾第一城」。
視察組副組長吳秋北在參觀新疆兵團軍墾博物館後表示:「這座'軍墾第一城的變遷堪稱『翻天覆地』的奇跡!老一輩軍墾人『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精神令人震撼,這是愛國情懷與革命精神的結晶。」他強調,如今,新疆的發展機遇「越來越好」,石河子市正打造宜居、宜業、宜創的活力之城。
吳秋北呼籲青年親身來到博物館參觀,從屯墾戍邊史詩中汲取「愛國、奉獻、奮鬥」的精神,更好地去建設我們國家。「這種跨越民族與地域的革命精神,也激勵我們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為國家、為香港作出更大貢獻。」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雷添良難掩激動之情:「從兵團成立之日起,他們在極端艱苦條件下創造的奇跡,至今令人心潮澎湃!雷添良強調兵團的歷史性作用:「在資源匱乏、環境險惡的創業初期,正是憑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兵團才能扎根戈壁,成為開拓新疆的『先鋒隊』」。雷添良以「制度優勢」與「奉獻精神」總結兵團啟示:「他們用行動證明:當國家意志與人民力量相結合,荒漠也能綻放文明之花。這份精神財富,將持續照亮新疆的未來之路。」
視察組隨後赴新疆天富集團,了解企業發展情況。天富集團是兵團能源骨幹企業,業務涵蓋發供電、熱力、燃氣、供水及綜合能源服務。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樓家強表示,該企業從傳統火電向「源網荷儲一體化」的戰略躍遷,不僅重塑能源體系,更成為撬動區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支點!他指出,天富集團通過構建清潔能源生態鏈,成功吸引新能源裝備製造企業聚集,推動兵團新能源產業集群,惠及30萬居民。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陳振英表示,該企業依託兵團管理體制與地域優勢,積極發展光伏新能源產業,其專案規模與環保供電率均達到行業領先水準。陳振英認為,兵團企業將地域資源轉化為綠色發展動能的實踐,為國家碳中和目標提供了可複製的樣板,「是未來能源發展的核心方向」。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蔡毅則表示,該兵團企業數十年來保障地方水電氣暖供應、服務民生與經濟發展的突出貢獻。蔡毅指出,天富集團電費低至每度0.39元,切實讓利於民,是央企惠民生的生動體現。
視察組隨後赴一四三團農九連蟠桃種植園、一四三團農一連棉田,實地觀摩了智慧農業應用與特色林果產業發展成效。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文穎怡實地體驗棉花種植與蟠桃產業後表示「大開眼界」。她親手觸摸新疆棉後讚歎:「品質極佳,內外層均柔軟順滑,無愧『世界頂級』美譽。」在蟠桃園品嘗時,她稱其「鮮甜多汁,是吃過最優質的桃子」。
新疆作為中國最大的棉花產區,近年來在棉花種植上取得顯著成就,特別是實現逾99%的機械化播種。文穎怡強調新疆農業的科技化成果:「無人機植保、採棉機收割等機械化操作高效精準。」她建議各界人士赴新疆不僅要欣賞山水,更應了解現代化農業進展,「這些優質產品值得被更多人看見」。
「我目前就是身穿新疆棉製成的T恤。」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霍啟剛實地考察棉田期間表示,這裏除棉花外,玉米、瓜果等農作物豐富優質,且得益於兵團努力、科技進步及水利發展,乾旱問題逐步緩解。過去73年間可耕種面積持續擴大,未來「西部糧倉」作用將更凸顯。
今次新疆視察行程已經接近尾聲,霍啟剛表示,深切感受到新疆各族群眾和諧共處的氛圍。他坦言,在香港接觸少數民族文化的機會較少,此次親見新疆廣袤大地上多個民族居民融合生活、熱情好客,這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生動實踐,未來希望通過講述新疆故事,讓香港年輕人更全面了解國家,還計劃以文化、體育為載體,推動兩地交流,如組織體育友誼賽、推廣融合民族特色的藝術創作等。
霍啟剛表示,此次視察雖時間倉促,但已感受到新疆的發展活力與潛力。他承諾將帶家人重訪,深入體驗。人大代表團回去後將撰寫視察報告,探索香港與新疆在旅遊、文化、體育、農業等領域的合作空間,共同為國家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責任編輯: 孫佳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