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天→6.5小时→3.5小时,跨越式发展!中国空间站永远值得期待

央视网2025-11-01

央视网消息: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入轨后,于11月1日3时22分成功对接于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11月1日4时58分,在轨执行任务的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神舟二十号乘组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欢迎神舟二十一号乘组航天员张陆、武飞、张洪章入驻中国空间站,这是中国航天史上第7次“太空会师”。

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入轨后,经过4次轨道控制,到达远距离引导终点。2时15分,飞船转入寻的飞行。11月1日3时多,在200米和19米两个停泊点进行状态确认后,飞船缓缓向中国空间站组合体靠拢。3时22分,飞船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整个对接过程历时约3.5小时,创造了神舟飞船与空间站交会对接的最快纪录。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总体技术局局长 李英良:第一次进行3.5小时的快速交互对接,相比最初进行交互对接的时候,由当时的两天压缩到前期的6.5小时,这一次又在6.5小时的基础上压缩到的3.5小时,进一步提升航天员乘坐载人飞船的舒适性,也提高任务的效率。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何宇:运载火箭的入轨精度会更高,空间站调相的精度也更精了,所以才能进一步优化交互对接方案,实现3.5小时快速交互对接。使发射能力更强了。以前,一年大概有240天具有发射窗口,3.5小时快速交会对接能力形成以后,一年365天都可以发射。另外,执行任务的可靠性更强了,应对一些在轨重大故障的能力更强,完成交会对接的使命能力也更强。

4时58分,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打开“家门”,欢迎远道而来的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入驻中国空间站。两个乘组航天员齐聚“天宫”,完成中国航天史上第7次“太空会师”。两名指令长继3年前首次“太空会师”后再度相聚“天宫”。随后,两个航天员乘组拍下“全家福”,共同向牵挂他们的全国人民报平安。

后续,两个航天员乘组将在空间站进行在轨轮换。期间,6名航天员将共同在空间站工作生活约5天时间,完成各项既定工作。

按计划,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将在空间站驻留约6个月,开展空间科学与应用工作,实施航天员出舱活动及货物进出舱,进行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安装、舱外载荷和舱外设施设备安装与回收等任务,开展科普教育和公益活动,以及空间搭载试验,持续发挥空间站综合应用效益。

3.5小时自主交会对接如何实现?

此次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入轨后,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约3.5小时后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形成三船三舱组合体。而此前,从神舟十二号开始,载人飞船交会对接时间都是6.5小时,比之前整整快了3小时,这究竟是如何实现的呢?

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大厅,从10月31日晚上11时44分神舟二十一号飞船在酒泉发射升空之后,“接力棒”就传到了这里,我们看到现场所有的地面支持人员都在有序推进载人飞船的首次3.5小时交会对接方案,这也是我国载人航天能力的一次质的飞跃。

新的对接模式对地面科研人员的操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空间站的调相控制和火箭发射入轨的高度都必须更加精准,确保万无一失。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 姜萍:空间交会对接就像万米高空的穿针引线,空间站组合体就是针的针眼,飞船就是这根线。在这次任务中,通过空间站精准的调相控制,将这个针眼控制到精准的预定轨道上,再通过更加精准的火箭发射入轨控制将飞船这根针送入更加精确的预定轨道。这个轨道和6.5小时轨道相比,它更近了。

想要在太空实现更加快速的精准对接,不仅仅要解决空间站和载人飞船的相对距离更近,还有一分不差地控制飞船在太空中的每一次变换轨道时间。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 姜萍:这根针和这根线的距离更近了,精度也更高了,这就为3.5小时快速对接创造了更好的初始条件。沿着全新设计的3.5小时的飞行轨迹,以更快的相对速度靠近空间站,最终实现精准对接。

新闻链接:交会对接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

中国空间交会对接技术“从无到有、从慢到快、从试验到应用”经历了怎样的跨越式发展?一起通过一个短片来了解。

2011年11月,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历时两天完成“太空牵手”,实现了中国首次无人交会对接。2021年6月,神舟十二号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完成对接,历时6.5小时,标志着中国交会对接技术从“试验”走向“应用”,为空间站常态化运营奠定了高效对接基础。2025年11月1日凌晨,仅用了3.5小时,神舟二十一号飞船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实现了中国交会对接技术的又一次优化。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 姜萍:不仅仅是更快了,更意味着载人航天技术的一次质的飞跃。3.5小时的对接可以大大提升航天员的舒适度和安全性,也大大提升了任务整体效率。它代表着中国实现了航天发射、控制、导航、通信等全链条技术上的全面突破。

交会对接这一技术不仅是建设空间站的基础,也是未来载人登月、火星探测等深空任务的核心支撑。

习近平同韩国总统李在明举行会谈

2025-11-01

三季度产业观察 | AI赋能未来片场 “一杯咖啡的距离”串起电影产业链

2025-11-01

海胶某公司与群众发生土地纠纷?海南琼中通报

2025-11-01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照进现实 “铁路+研学”激活教育与文旅“双引擎”

2025-11-01

新疆前三季度外送电量超千亿千瓦时 新能源电量占比超三成

2025-11-01

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重点解决这些急难愁盼

2025-11-01

聚焦民企“痛点”“难点” “十五五”谋划民营经济

2025-11-01

特色赏秋游热潮澎湃 “文旅+”新场景新业态激发“秋日经济”活力

2025-11-01

神舟弦鸣不辍 天地共谱长歌——写在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之际

2025-11-01

拴绳大狗遭柯基犬主人殴打?杭州通报

2025-11-01

加快全面绿色转型 产业如何做好“加减法”?

2025-11-01

推动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向更高水平迈进

2025-11-01

携手构建亚太共同体——国际社会热切期待APEC“中国时间”

2025-11-01

人工智能驱动 绿色低碳领航——第八届进博会将成为观察全球产业升级新窗口

2025-11-01

美国联邦政府“停摆”满月:僵局难破 危机显现

2025-11-01

共担时代责任 共促世界繁荣

2025-11-01

审查加速、绿色通道 知识产权优审政策助力大湾区创新踊“粤”

2025-11-01

国际人士:中国践行多边主义 推动各国共同发展、共享繁荣

2025-11-01

伊朗一架超轻型飞机降落时失控 飞行员弹射逃生

2025-11-01

为中美和世界经济注入更多确定性

2025-11-01

外媒热议APEC:中国提倡普惠包容,助力打造亚太可持续的未来

2025-11-01

韩国专家:亚太各方应携手共建可持续未来

2025-11-01

立法會選舉 | 社福界冀同工履行公民責任 籲NGO便利員工投票

2025-11-01

立法會選舉│食環署署長落區呼籲前線員工 履行公務員責任踴躍投票

2025-11-01

立法會選舉│消防處五工協會將走訪各部門宿舍 呼籲會員及家人投票展現公民責任

2025-11-01

萬聖節西九反罪惡拘24男女 分涉販毒藏毒酒駕及藏武等

2025-11-01

(有片)今天「維港海上大巡遊」把握機會 一片看盡海濱長廊免費拍

2025-11-01

迷你倉闢毒品儲存倉 海關拘收件男檢值1600萬K仔

2025-11-01

疑車輛廢置電池肇禍 元朗錦田車房起火濃煙捲半空

2025-11-01

報評會「明辨資訊拒FakeNews」計劃助逾700在囚年輕人及中學生認清資訊

2025-11-01

湖北郧阳黄酒技能大赛开赛

2025-11-01

“坡”上沃野织新锦——湖北武汉江夏区山坡街道乡村振兴创新实践观察

2025-11-01

11月1日起国产小客车新车上牌“一件事”等7项公安交管便民利企新措施正式实施

2025-11-01

权威数读|九组数据读懂全民普法成效

2025-11-01

我国最大750千伏超高压环网工程投运15年攻坚筑就南疆能源“动脉”

2025-11-01

两部门明确黄金有关税收政策

2025-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