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蕭景源)香港海關聯同消防處在過去兩星期採取特別執法行動,打擊涉及跨境走私及市內的非法燃油活動。行動期間,海關共偵破4宗案件,包括兩宗跨境走私、一宗流動非法加油站和一宗非法電油儲存倉庫及非法加油站案件,檢獲共5,900公升未完稅電油及扣查5部涉案車輛,應課稅值約3.6萬元,市值約140萬元,並拘捕6名年齡介乎31歲至61歲的男女(4男2女)。
根據情報顯示,有不法分子利用一些經過非法改裝油缸的跨境貨車,將電油由內地偷運回港,因此海關透過風險管理和情報分析,在上周一及上周二(15日及16日),分別於深圳灣管制站和落馬洲管制站截獲兩輛跨境貨車拖頭,於其油缸內發現懷疑非法改裝結構,檢獲共約2,715公升未列艙單電油和拘捕兩名年齡分別為41和61歲的男貨車司機,並扣查案中兩架貨車拖頭。
同時,海關於市內進行執法行動期間,於上周三(17日)在大圍一個公眾停車場內搗破一個流動非法加油站,檢獲共735公升懷疑未完稅電油和一批入油工具,行動中拘捕一名非法加油站負責人的31歲女子及一名正光顧非法加油站的44歲男子,案中兩架涉案私家車亦被扣查。
於今日(26日)下午,海關人員於屯門桃園圍一帶巡查期間,發現一輛可疑貨車拖頭停泊並接駁喉管至一個鐵皮場內,人員其後聞到強烈電油味及聽到電泵聲音,懷疑該處正進行非法燃油活動,遂上前截查。結果於鐵皮屋內發現貨車拖頭上的喉管正接駁至場內的油缸,現場亦存放大量已注滿懷疑未完稅電油的油桶及一批入油工具,遂拘捕現場一名48歲女子和一名58歲男子,共檢獲2,450公升懷疑未完稅電油及一批入油工具。初步調查顯示,上址以汽車美容屋作掩飾,實情為電油貯存倉及非法加油站,該名女子為非法加油站負責人,男子則為貨車司機,負責將非法電油經懷疑改裝油缸的貨車拖頭偷運來港,而選擇該處作儲存倉,相信因其位置鄰近邊境地區方便運送。
海關相信,不法分子以一條龍的方式,用螞蟻搬家的手法,利用經改裝加大油缸的貨車拖頭偷運電油來港後,存放於市內的電油儲存倉。除了以非法加油站的形式運作,亦會以私家車承載電油以流動非法加油站的方式作地下銷售,今次行動已成功堵截非法電油的來源及供應,打擊市內非法電油販賣活動。以上4宗案件仍在調查,不排除有更多人被捕。
不法分子於鐵皮屋內儲存大量電油,現場缺乏合規消防設備,附近亦不乏民居,完全漠視社會安全,一旦發生火警或爆炸,後果非常嚴重。因此,海關會繼續密切留意有關情況,並與消防處保持緊密合作打擊非法燃油活動。
海關提醒跨境貨車司機切勿參與任何走私活動,如發現為走私目的而更改車輛的裝置、構造物或結構並加以利用,根據《進出口條例》該車輛可予沒收。海關呼籲市民切勿光顧非法加油站,使用非法燃油屬刑事罪行,會留有案底,涉案車輛亦可能被充公。
海關重申,走私屬嚴重罪行。根據《進出口條例》,任何人輸入或輸出未列艙單貨物,一經定罪,最高可被罰款200萬元及監禁7年。此外,根據《應課稅品條例》,任何人若處理、管有、售賣或購買未完稅汽油即屬違法。一經定罪,最高可被判罰款100萬元及監禁兩年。市民可致電海關24小時熱線(182 8080)或消防處24小時熱線(2723 8787),舉報懷疑非法燃油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