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助力新疆棉花生产 高分子肥料实现提质增效

农民日报客户端2025-09-25

金秋九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市121团炮台镇的百亩棉花试验田,白絮吐露,远望如雪。试验田管理员白如心站在田边,望着长势喜人的棉株,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今年,他第一次尝试使用一种新型高分子肥料,尽管大面积采收尚未开始,但他已经感受到明显的变化:“今年棉花的根系比往年发达,苗情也更壮实。”

新技术从“根”本上破题

新疆是我国最重要的棉花产区,但长期以来,棉花生产面临着土壤板结、盐碱化、水资源短缺、肥料利用率低等多重挑战。尤其是在春季播种期,倒春寒常导致棉苗冻伤、僵苗;夏季高温干旱,又容易引发落花落果,影响棉花产量。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副教授石强指出:“棉花是喜温作物,春季对幼苗是严峻的考验。盐碱地容易导致出苗率低、苗期生长缓慢,后期即使水肥跟上,也难弥补前期的生长亏空。”此外,传统施肥方式下,肥料利用率普遍只有30%-40%,大量养分随水流失或固化在土壤中,不仅浪费资源,还加剧土壤退化。

河北施普丰肥业有限公司研发的高分子肥料,正是针对这些痛点而来。该公司技术经理吕国峰解释道:“高分子材料就像‘土壤改良剂’,能有效破除板结、中和盐碱、保水保肥,同时激活有益微生物,为棉花根系创造一个健康的中性环境。”他介绍:“用了高分子肥料的棉株,青枝绿叶、吐絮均匀,吸水吸肥能力更强。”

专家在田间对棉花进行测产。

在121团的500亩试验基地中,石强和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副教授邱桃玉正带领团队进行精准测产。该基地设置了18个不同水肥处理的试验膜,核心肥料正是施普丰的高分子液体生物菌剂。

邱桃玉介绍:“前期来看,使用高分子肥料的棉株比对照田高出约20厘米,土壤pH值和盐分也有明显下降。虽然今年我们没有专门做病虫害实验,但从植株长势和抗逆性来看,效果非常显著。”

石强则通过严谨的测产方法,测算单位面积株数、单株铃数和铃重,最终推算出籽棉产量。“一切要以数据为准,测产结果显示,使用高分子肥料的不同水肥试验中,最高产量的处理每亩达594.9公斤,比对照田增产13.7%。”

湖南中非经贸合作促进研究会特聘研究员赵定坤从技术机理层面深入浅出地解释道:“传统施肥方式是‘根找肥’——肥料施到哪里,根系就往哪里长,吸收效率低。而高分子肥料通过其特殊的带电特性,能在土壤中形成养分高速通道,让肥料活性成分主动向根系移动,实现‘肥找根’的转变。”

河北施普丰肥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有民进一步补充:“高分子材料就像‘土壤磁铁’,把养分吸附在根系周围,形成作物的专属‘营养仓库’,能根据作物生长阶段自动调节释放速度,实现缓慢释放,精准吸收,避免了传统肥料‘前期浪费,后期脱肥’的问题,同时打破磷肥与高价离子的固化作用,使原本被固定的养分重新被作物吸收利用。”他比喻道,这相当于为养分修建了“高速公路”,大幅提升了肥料的利用率。

节水又节肥效益看得见

除了增产,节水节肥是另一大亮点。吕国峰算了一笔账:“传统棉田一季需浇水11次,每次6小时。使用高分子肥料后,可减少至7次,或每次缩短至4小时,整体节水约三分之一。肥料用量也从每亩130公斤降至每亩90公斤,利用率从30%提升至50%以上。”

赵定坤(左一)在田间查看棉花长势。

赵定坤特别强调这对新疆农业的意义:“在‘水比油贵’的新疆,节水就是节本。高分子肥料通过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减少生态性水分消耗,只保留作物生理必需用水,这对缺水地区十分重要。”

白如心也印证了这一说法:“今年用了两次菌剂,感觉土壤没那么板结了,根系扎得深,苗也更壮。明年我打算继续用。”

尽管今年是高分子肥料在新疆大规模推广的第一年,但已在石河子、昌吉、博乐、五家渠、库尔勒、阿克苏、喀什等多地棉田展现出潜力。赵定坤评价道:“这是一种良性循环+的技术——既改良土壤,又节水节肥,还提升品质,是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

随着采收季临近,棉田里棉铃渐次绽开,白絮如云。面对盐碱板结的挑战,新疆棉花的生产方式正凭借新技术悄然发生改变。

“科技不是口号,是实实在在的产量和效益。”朱有民说,“我们希望在不增加农民成本的前提下,实现作物生产的节本增效、绿色发展。”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王田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部署开展废弃矿洞排查封堵整治和严厉打击盗采盗挖行为

2025-09-27

台风“博罗依”进入南海 海南将防汛防风Ⅳ级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应急响应

2025-09-27

受台风“博罗依”影响 三亚28日中小学幼儿园停课

2025-09-27

直击甘肃定西市陇西县地震救援一线|多方力量集结 排查搜救正在进行

2025-09-27

节日限定美食缤纷登场 “舌尖上的中秋”解锁家乡味道

2025-09-27

新亮点、新体验“澎湃”文旅市场活力 假日出游“人数+消费”将创新高

2025-09-27

拾光纪·习近平新疆之行,这些瞬间令人难忘

2025-09-27

任仲平文章解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势在“磅礴伟力”

2025-09-27

努力在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列

2025-09-27

数读“十四五”答卷丨专业技术人才超8000万人!一组数据看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成就!

2025-09-27

天山南北好“风光” 绿电书写“新”华章

2025-09-27

时习之丨“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2025-09-27

“科技+文旅”重塑“诗和远方” “情绪消费”成为景区“破圈”密码

2025-09-27

新引擎!政策红利叠加消费场景创新激发“中国游”与“中国购”双重热潮

2025-09-27

24歲女大學生青衣酒店高處墮下死亡

2025-09-27

第四屆粵港澳大灣區統計論壇圓滿舉行

2025-09-27

旅發局配合「香港周 2025@首爾」 赴韓國重點宣傳下半年香港盛事

2025-09-27

日本“鸟海”号宙斯盾舰赴美改装 将首次试射“战斧”巡航导弹

2025-09-27

乌克兰通报俄军单日损失970人 累计伤亡已超110万

2025-09-27

中方对联合国安理会未能延长伊核协议深表遗憾

2025-09-27

香港天文台與國家授時中心 簽訂協議加強授時合作

2025-09-27

紅磡街頭男子遭群煞挾走 4小時後掙脫獲救 重案組跟進

2025-09-27

广袤乡村绘就金秋九月好“丰”景 农业现代化成为百姓增收致富“密码”

2025-09-27

「九十禮讚」施子清書法回顧展舉行 陳國基:文化藝術是香港未來發展一個關鍵詞

2025-09-27

俄常驻联合国代表称恢复对伊制裁非法 警告秘书处勿越权

2025-09-27

韩国网络中心机房火灾 600多个政府业务系统停转

2025-09-27

意难平!特朗普连发四帖攻击FBI前局长科米

2025-09-27

体育全民共享成为“共富引擎” 赛事经济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2025-09-27

美食市集、海上捕捞、旖旎山水……各地打造独特文旅IP 点亮金秋多彩假期

2025-09-27

樺加沙襲港│將軍澳海濱餐廳遭巨浪沖毁 甯漢豪:加建擋水牆工程預計明年完成

2025-09-27

年代更精确、发现铸造新技术 三星堆科研成果“上新”

2025-09-27

辽宁三条高速建成通车

2025-09-27

財庫局局長波蘭深入了解「出海」企業需要

2025-09-27

北京抵港航班疑輪胎出問題冒煙 國泰:懷疑信號異常提示

2025-09-27

从观光到体验 “中国游”呈现多元魅力 宝藏小城成外国游客“新宠”

2025-09-27

業界:歡迎暫緩垃圾收費 助街市商戶節省開支

2025-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