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蕭景源)警方交通總部道路安全課總督察林啟森表示,交通總部會統籌全港5大總區,在下星期展開「亮景」及「捷風」行動。針對駕駛者的違規行為,「亮景」行動打擊的事項包括不專注駕駛行為,例如不小心駕駛、超速、不遵守交通燈號及交通標誌等。「捷風」行動會打擊貨車違例事項,例如危險駕駛、車輛殘缺、超重或載貨不穩等。今次行動的主要目的,是透過大規模執法行動,警惕駕駛者注重道路安全,改變不負責任的駕駛行為,以減少交通意外的發生。
由下周起,全港5大總區將會不定時不定點,對駕駛者的違規行為採取執法行動,除了以路障截查及高點錄影搜證外,並會首次採用無人機用作新的交通執法工具,令前線執法人員更靈活調配資源,加強執法效率。警隊首次利用無人機進行交通錄影執法,將會以試點形式進行,在一些指定的非市區路段,特別是致命及嚴重交通意外發生的熱點,透過無人機不定時在高空進行錄影搜證,從而加強對違例司機的阻嚇性,減少交通意外的發生。
警方今次揀選了石澳道及荃錦公路,作為無人機執法的試點,兩條道路的共通點均是路窄多彎,雙線來回行車及致命意外頻生,而且有關路段一向是電單車發燒友或跑車愛好者的車聚熱點,很多時會在上址進行速度比試。除此之外,警方亦留意不少新手司機在上址兜風,這些新手司機往往忽略自身的能力,對其他道路使用者構成危險。石澳道在過去5年共發生4宗致命交通意外;而荃錦公路更是事故多發的熱點,在過去5年共發生6宗致命交通意外,而有數宗是涉及越線的嚴重意外。
林啟森指出,由於上述兩個路段地域廣闊,而且缺乏合適高點進行錄影執法,因此警方在執法行動上有一定制肘,調配無人機進行高空錄影執法,可以打破地形限制,可讓前線人員因應意外的趨勢及情報等,更加靈活調配執法模式,加強對危險駕駛行為的阻嚇性。因應無人機交通錄影執法的針對事項,警方會在該兩個試點的路段,曾經發生過致命意外的地方,例如上落斜急彎,調配無人機以不定時的形式,對橫越雙白線等危險行為進行高空錄影定點搜證。在錄影期間,警方會記錄相關車牌,若發現有司機違例,執法人員在確認司機身份後,會發出定額罰款通知書或傳票。
林啟森強調,警方利用無人機執法,會以透明及公開的原則進行。首先,無人機會在公眾地方進行,而在執法地點附近會設置告示,讓市民清楚知道警方正使用無人機作交通錄影執法。而警方所使用的無人機,均會使用容易識別的反光貼,並且亮起紅藍閃燈。而在錄影搜證方面,警方會嚴格遵守《個人資料私隱條例》,相關操作與現行的流動攝錄執法無異,只是賦予前線人員更大靈活性去執法。
警方每次出動無人機的數量,要視乎行動的性質及需要,有機會會多於一架,同時亦要考慮無人機的續航能力。至於試驗計劃何時完結,警方現階段暫未有時間表,但會在行動之後檢視成效,並透過今次試驗的成果,以檢視是否有可能擴展有關計劃的可行性,所以時間表要在檢視成效才可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