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深入推進,區內城市間日益增強的互聯互通為居民生活帶來了顯著便利。無論是前往灣區升學、就業和創業,還是長者期望能夠進入大灣區養老,其中都有一個關鍵前提,就是需要更好實現澳粵政務民生服務的互聯互通。
以長者養老為例,灣區養老無疑為長者提供了多項的養老服務選項,但目前前往灣區養老未必會是主流選項,當中主要存在以下兩方面障礙,一方面是在跨境醫療方面,長者在跨區就醫時仍面臨醫療保險政策不對接、醫療檔案難以跨域共享等現實困難。其次,是長者的福利在灣區內領取並不便利。
澳粵同盟第一候選人柳智毅建議,推動政府進一步打通醫療、教育和社保福利等在大灣區的可攜性,促進粵澳社保公共服務深度對接,便利澳門居民在大灣區生活、就業和跨境養老等,包括讓長者在大灣區內地城市跨境養老時可選擇在當地就醫、領取養老金、敬老金等。
與此同時,建議進一步推動政府深化澳粵合作,強化規則銜接、機制對接,推動政務服務對接互認,包括辦理粵港澳兩地車牌或「澳車北上」時,建立澳粵政務業務互通互認機制,大幅度減少本澳居民跨境辦事的流程、時間及成本。
澳粵同盟第一候選人柳智毅建議,促進粵澳社保公共服務深度對接。(澳粵同盟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