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大国加速迈向旅游强国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大柴旦翡翠湖,湖水斑斓如翡翠,与周边地貌相映成趣,宛若人间仙境,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樊瑞林摄(人民视觉)

“十四五”以来,我国着力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着力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加快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实现旅游业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从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新业态不断涌现,到“旅游+”“+旅游”活力四射,再到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进一步得到满足……旅游业有力发挥作为幸福产业、民生产业、新兴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应有作用,旅游大国加速迈向旅游强国。

更好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绿茵场上人声鼎沸,赛场周边“一房难求”,夜市小店烟火升腾……今年暑期,慕“村超”之名来到贵州榕江的游客数量依然高涨。据当地统计,仅7月26日当天,这个西南小城吸引省内外游客超1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88亿元。

诞生2年多来,“村超”持续红火,带动作用明显。它的故事,成为近年来旅游深度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

从量上看,我国居民旅游时间、出游频次明显增加,我国作为全球最大国内旅游市场的地位更加稳固。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居民出游人次32.85亿,同比增长20.6%;国内居民出游花费3.15万亿元,同比增长15.2%。

从质上看,随着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旅游既丰富群众生活,又提振市场信心,带动交通、住宿、餐饮、零售等消费增长,在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引导扩大消费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十四五”以来,文化和旅游部顺应人民群众旅游消费转型升级新趋势,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推进需求侧管理,为旅游消费营造良好氛围。

从精心组织“中国旅游日”活动,开展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活动;到推进实施《关于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再到制定促进服务消费、冰雪经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等政策……旅游业对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综合带动作用日益凸显。

加速推进文旅深度融合

暑热渐消,位于郑州的“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热度不减。这个景区没有自然风光,也不是历史遗迹,却凭借21个剧场、近千名演员打造的近700分钟沉浸式演出吸引全国游客纷至沓来。自2021年6月开城至2024年底,超4000万人次到这里观演,其中省外观众占比近80%。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只有河南·戏剧幻城”令人深感文旅融合的魅力。

“十四五”以来,我国积极推进文化和旅游业态融合、产品融合、市场融合,旅游更加“有料”、有趣、有深度。

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面,文化和旅游系统加强对代表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重大工程项目进行合理旅游开发,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精神内涵。

在继承革命文化方面,把伟大建党精神等党和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融入线路设计、展陈展示、讲解体验中。红色旅游类A级旅游景区数量和游客接待量连年增长。

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积极建设国家文化公园,支持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非遗馆、书店等文化场所增强旅游休闲功能,推动非遗有机融入旅游产品和线路。传统文化类景区由2012年的2064个增加到4000余个,年均增长8%。

“今天,国家文化公园、考古遗址公园、历史文化名城古镇和街区、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文化馆、非遗民俗、音乐会、演唱会已经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旅游场景,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新作品、新项目和新业态不断涌现,回应了当代旅游业‘以文化人、以旅惠民’的新要求。”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说。

不断添彩人民美好生活

推窗看天山、出门是草原。新疆伊犁,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那拉提旅游度假区正是许多人心中“诗和远方”的样子。今年夏天,那拉提·拈花湾哈茵赛民俗风情度假村正式开园,主打“草原特色民俗风情”沉浸式度假体验,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在这里过上了听冬不拉、品马奶酒、赏民俗情的“慢生活”。

“十四五”期间,我国全面进入大众旅游时代。旅游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成长方式,成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向往中的重要内容。

立足多样化、个性化、高品质需求,文化和旅游部门近年来精心打造优质景区景点、跨区域旅游产品和精品旅游路线,加大度假区、休闲街区、乡村旅游重点村镇等休闲度假产品的培育力度。

截至目前,全国有1.65万家A级旅游景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300处,国家级、省级旅游度假区近900家,国家级、省级旅游休闲街区700余家,乡村旅游重点村镇9500余家。2021年以来,15个乡村先后入选联合国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总数居世界第一。

文化和旅游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正推动各地实施旅游景区强基焕新行动,因地制宜丰富产品供给,加强景区景观风貌和服务设施的微改造、精提升,提高景区的便利化、安全性和舒适度,通过景区焕新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多样化的旅游需求,更好助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据新华社北京8月25日电记者徐壮)

(责编:王连香、李楠桦)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部署开展废弃矿洞排查封堵整治和严厉打击盗采盗挖行为

2025-09-27

台风“博罗依”进入南海 海南将防汛防风Ⅳ级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应急响应

2025-09-27

受台风“博罗依”影响 三亚28日中小学幼儿园停课

2025-09-27

直击甘肃定西市陇西县地震救援一线|多方力量集结 排查搜救正在进行

2025-09-27

节日限定美食缤纷登场 “舌尖上的中秋”解锁家乡味道

2025-09-27

新亮点、新体验“澎湃”文旅市场活力 假日出游“人数+消费”将创新高

2025-09-27

拾光纪·习近平新疆之行,这些瞬间令人难忘

2025-09-27

任仲平文章解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势在“磅礴伟力”

2025-09-27

努力在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列

2025-09-27

数读“十四五”答卷丨专业技术人才超8000万人!一组数据看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成就!

2025-09-27

天山南北好“风光” 绿电书写“新”华章

2025-09-27

时习之丨“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2025-09-27

“科技+文旅”重塑“诗和远方” “情绪消费”成为景区“破圈”密码

2025-09-27

新引擎!政策红利叠加消费场景创新激发“中国游”与“中国购”双重热潮

2025-09-27

24歲女大學生青衣酒店高處墮下死亡

2025-09-27

第四屆粵港澳大灣區統計論壇圓滿舉行

2025-09-27

旅發局配合「香港周 2025@首爾」 赴韓國重點宣傳下半年香港盛事

2025-09-27

日本“鸟海”号宙斯盾舰赴美改装 将首次试射“战斧”巡航导弹

2025-09-27

乌克兰通报俄军单日损失970人 累计伤亡已超110万

2025-09-27

中方对联合国安理会未能延长伊核协议深表遗憾

2025-09-27

香港天文台與國家授時中心 簽訂協議加強授時合作

2025-09-27

紅磡街頭男子遭群煞挾走 4小時後掙脫獲救 重案組跟進

2025-09-27

广袤乡村绘就金秋九月好“丰”景 农业现代化成为百姓增收致富“密码”

2025-09-27

「九十禮讚」施子清書法回顧展舉行 陳國基:文化藝術是香港未來發展一個關鍵詞

2025-09-27

俄常驻联合国代表称恢复对伊制裁非法 警告秘书处勿越权

2025-09-27

韩国网络中心机房火灾 600多个政府业务系统停转

2025-09-27

意难平!特朗普连发四帖攻击FBI前局长科米

2025-09-27

体育全民共享成为“共富引擎” 赛事经济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2025-09-27

美食市集、海上捕捞、旖旎山水……各地打造独特文旅IP 点亮金秋多彩假期

2025-09-27

樺加沙襲港│將軍澳海濱餐廳遭巨浪沖毁 甯漢豪:加建擋水牆工程預計明年完成

2025-09-27

年代更精确、发现铸造新技术 三星堆科研成果“上新”

2025-09-27

辽宁三条高速建成通车

2025-09-27

財庫局局長波蘭深入了解「出海」企業需要

2025-09-27

北京抵港航班疑輪胎出問題冒煙 國泰:懷疑信號異常提示

2025-09-27

从观光到体验 “中国游”呈现多元魅力 宝藏小城成外国游客“新宠”

2025-09-27

業界:歡迎暫緩垃圾收費 助街市商戶節省開支

2025-09-27